查看原文
其他

古文物作证(十一),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科技民族】


一起用天道视角看世界

提要:真正的文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里边的子系统比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子系统下面的细项比如经济里的农耕,军事里的通讯联络,纵看则各有自己的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流传下来的文物会形成一条证据链,比较全面地向后人还原当年的历程,横看则发现同一个主题的同期文物样式多种多样。中华文明的大系统小系统乃至其中的所有小细项都可以找到这样的完整链条。

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它们的文物则缺乏链条性特征,比如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碑,单独看光鲜亮丽,但只是一个环,纵看没有“前后”,横看没有“左右”。而它们的许许多多重要文物,细品起来尤其是与中华文物对比起来,可以发现它们缺乏真实性。而这些缺乏真实性的文物,却成为支撑某个文明的重要支柱,比如汉谟拉比法典。

本系列试图从系统性链条性的角度去分析中华文物,展现真文明的应有样子。

【120】科技民族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科技发源之地,发达之地,人类革命性的用火技术,180多万年前开始于中国,用火加工制造生活用品--陶器,至少在两万年前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利用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科学技术,千百年来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在近代的最低谷的时期,也是靠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信念与技术,在导师的英明领导之下,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最终使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我们以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为例,看看九千年前的先人都拥有了哪些技术?

(1)有了农业,种植水稻,贾湖农业生产工具十分齐全,砍伐、翻土松土、播种、中耕、薅草、收割应有尽有。发现了粮食加工用具近200件,有石杵、石磨盘两种,都是脱粒工具。

(2)有了纺织业,开始养蚕,在墓葬中发现蚕丝蛋白残留物,出土了一大批纺织工具,如纺轮、骨针、缠线板等

(3)有了家畜驯养,主要是狗和猪(猪下颌骨均存在齿列扭曲现象,这是家猪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尚未在野猪颌骨上发现同类情况)的驯养,可能驯养的家畜还有黄牛、水牛和羊。猪的驯养反过来证明贾湖农业发达,有足够饲料。

(4)已经会酿酒 。通过对出土陶器上的附着物进行研究证明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

(5)贾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也是世界最早

(6)贾湖骨笛的精准音阶表明已经有了精确的测量技术

(7)有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的加工,做工精良,有了钻孔技术。贾湖的绿松石饰品,最小的颗粒仅3毫米,中间都有钻孔,而骨器上最细的钻孔,仅0.7毫米。工具包括石凿、石斧、石锛、砺石、钻、敲砸器、刮削器等,种类多,富于变化,打磨光亮,刃锋锐利。

(8)渔猎工具也是丰富多彩的,共发现四五百件,有骨镞、骨镖、石矛、骨矛、石球、陶弹丸等。镞身多有对称的双翼,有的还有血槽,这种设计是很高明的,双翼可使骨镞飞行稳定,更好控制准度,以命中目标。而射中动物后,血槽能加速其失血,更易杀伤、捕获猎物。

陶弹丸石弹丸跟有翼骨簇的出现,表明空气动力学已经在贾湖开始了。

(9)开始发明文字,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共发现十多例契刻符号,分别刻在甲、骨上,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贾湖刻符与五千多年后的殷商甲骨是一脉传承的。

(10)世界上最早的渔业人工养殖地。日本鱼类研究专家中岛经夫,对贾湖出土的一个单元的鱼骨进行的研究表明,贾湖人捕捞的鱼有集中捕杀的迹象。

(11)世界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贾湖人盛行巫术崇拜。在他们的一些随葬品中,发现有装饰品、葬龟、杈形骨器的成组随葬品,表明贾湖原始先民已有了原始崇拜的意识。而更有研究者认为,贾湖杈形器与骨笛是观测天象的工具,这是天文、历法的开始。

(12)炊器(釜、鼎、甑)食器的出现,表明贾湖先民已经开始了熟食热食,这是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的。

(13)会建造房子,房址大多为椭圆形,结构以半地穴式为主,多为单间,有少量依次扩建的多间房。房址内有灶台、柱洞等。

(14)制陶,发现了陶窑,窑址较小,有窑室、火门、烟道和烟孔,有的保留有窑壁和火道。

(15)有了婚姻,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多个男女合葬墓,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距今7500年-8000年的墓葬中尸骨锶同位素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成年女性系外来,这表明女性是从外部落嫁娶到贾湖地区的。

·····

所有这些,表明中华民族在九千年前,就已经站在科学技术的高台顶上了。

彭头山文化

距今约8300—9000年,主要处于长江流域,位于现湖南省北部,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

在彭山头,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彭山头出土的陶器比较原始,器坯系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器类不多,主要是深腹罐与钵,普遍装饰粗乱的绳纹。胎泥所夹的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

澧县八十档发现了该文化的城址,遗址大致呈长方形,南北残长一百一十米,宽七十米至八十米。城内分布着成排的房屋,其中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城外有一圈壕沟环绕。这座城址可能是中国后来夯土城址的雏形。

早期灰坑有圆形、椭圆形、锅底状、盆底状及不规则状。柱洞为圆形、椭圆形,一般直径为0.5~0.6米,残深0.4~0.5米,底部有较厚的木炭层。墓葬有长形、圆形、椭圆形、勺形等多种。人骨架无存,葬式不清。随葬品有陶器、少量打制石器、少量磨制装饰品,其中有用黑色燧石磨制成圆棒状穿孔佩饰,穿孔技术已相当发达。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已修复罐、钵、盆、支架等器物百馀件。夹炭陶质地疏松,里胎壁厚薄不匀,有拍印的粗绳纹、刻划齿牙纹、指甲纹等。陶器多用粘贴等原始手法。有不少新石器早期小型打制石器。

彭头山文化现已正式写入大学教科书,国务院还把彭头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载入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而建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

农耕的意义

古代中国至少在一万年多前就开始了农耕。

农耕需要、带动了一系列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很多相关工具:

耜,铲,耙,镰,锄,锹,犁,牛耕,木碌,·····

产生了天文历法,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使人们细致观察天文地理物候变化,

农耕催生了水利工程,农田税收催生几何测量,这些都有利于政治文明,使社会政治管理向集中统一方向发展

粮食加工保存,产生了风柜,磨盘,杵臼,水碓,

使定居成为现实,侧面催生建筑技术,也使到人际关系更重感情重信用

农耕发展,粮食充裕之下,使到家畜家禽的驯养成为可能

粮食充足,使社会分工更细,百工可以自由发展,使哲学思辨产生并得以总结

积肥需要,充分利用了粪便,使环境更清洁,使农畜牧系统化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耕产生了“天道酬勤”、“自力更生”等等价值观,使到社会道德更具正义性(区别游牧狩猎的暴力丛林法则)

农耕使人们更重视环境保护,是天人合一的社会基础

农耕生活使到人们对动植物十分熟识,这是中医的社会实践基础

磁山文化,一万年前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

磁山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黍、粟的最早发源地,鸡的最早饲养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粟、家鸡和核桃的发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

1972年冬,磁山村群众在村东台地开挖水渠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一万年之久的“原始村落”,从而揭开了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在二十多年间的一次次发掘中,大量珍贵的文物及遗迹相继出土。

良渚时期的粮食生产已经很了不起了:

2019-07-09 07:39:29 新华网

良渚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已普遍使用犁耕;

水稻生产规模大,仅在余杭茅山遗址就发现了总面积达55000平方米良渚文化稻田;

粮食产量也较高,在莫角山南面池中寺台地发现的一处仓储区就有20多万斤的炭化稻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丰富的食物供应,才有可能研究发展更高的精神文明。

古代中国的农业之发达,从工具也可见一斑。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青铜制的系列农具,在那个时代用最先进、贵重的材料制作农具,可见对农业的重视。

而后来,甚至一些诸侯国发行的钱币都是以一种农具为原型的---那就是青铜布,无论从那个角度说,这都是农业受重视的证据。

这些,其他文明有吗?

台北史语所藏殷墟商王陵1005号商王大墓出土镂空锄.是一种仪式化农具.早在商代就已经有商王亲自参与的农耕仪式,也是西周“籍田”礼的早期渊源.甲骨文中记载“王其观籍”“王米于囧”“乙亥,登X囧黍”,.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一处就出土商代青铜制农具10种36件,包括犁,插,耒,耜,铚垃,镰,锛,钁,斨等等,这都是仪式性的工具,显示当年统治者对农耕的重视:

西汉曲刃铜锄,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显示云南当年是受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

梯田,也是农业的高科技成果。

相传3000年前,中国的长江流域就有了水稻梯田,而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梯田"是江西宜春明月山的仰山梯田。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成书于公元1172年)中记载了他游历袁州(今江西宜春)时所看到的情景,“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

开垦梯田,尤其是高山梯田,一要保持梯田的稳固,二要保持山体的稳固不塌方,三要做好水利配套,尤其是北方的梯田,这些都是体力脑力都费劲的技术活。中国大江南北遍布的美丽梯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既勤劳又智慧。

农耕还催生了生物学。中国古代生物学很多都是记载于农学著作之中。中国古代农学著作数量很多,为古代世界各国之冠,包括已散佚的,已知有370多种。最早的大约是战国时期的《神农》和《野老》,因今已不存,内容不得而知。现存最早的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的门客所编《吕式春秋》(前239年)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和《审时》四篇。这几篇著作主要论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业生产中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理论上有重要价值。两汉时期的《汜胜之书》是当时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北魏贾思勰着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全书共11万多字,92篇,共分为10卷。它引用古书150~160种、采用民谣和谚语30多条,分别论述了耕作技术、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嫁接、杂交、果树、蔬菜、植保、土壤、肥料、家畜家禽饲养、养蚕、农副产品加工、酿造、造纸、生产工具和资源植物的利用等知识,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农业科学体系。它是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经验的系统总结。

《齐民要术》对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作了唯物主义的论述,认为不同生物都有适应一定环境条件的遗传性,同时又普遍具有变异性。对于生物变异,人类通过选择、杂交和定性培育,可以控制。《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许多遗传育种原理和经验,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历代的中药学著作本草系列,也是生物学的重要著作。汉代有《神农本草》,南朝有《本草集注》,唐代有《新修本草》,宋代有《经史证类本草》,明代有《本草纲目》,传承有序。

从汉字的偏旁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生物分类学的时间之早和分类之科学,汉代的偏旁部首,已经把植物分为草类乔木类,分别有草字头木字旁,动物则有鱼字旁(鱼类),虫字旁(昆虫),反犬旁(兽类)·····

中国古人驯化了大量植物和动物,蔬菜品种最多,农作物最多,驯化了猪狗马牛羊,鸡鸭鹅,驯化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

贾湖遗址出土八千多年前的葡萄籽,说葡萄是张骞带回来的可以休矣

反观欧洲,供养万民衣食的农神以吃掉的方式杀死儿子,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才会产生这样的社会意识,要食物多匮乏才会吃人?主导大地作物的农神居然会吃人,农耕是多么的不堪、食物是有多么奇缺?

而据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道:“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写这段话的人,一不懂河流泛滥,二不懂猪的吃货习性,河流泛滥可以丰收那黄河还治理什么?·····所以,这样的埃及有农耕文化吗?还能成为地中海的粮仓,出口粮食到希腊罗马?你信吗?

粮食种出来后,加工也是个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古人发明了很多工具,也发展了很多技术。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加工粮食主要有石磨,杵臼,擂钵等工具。

石磨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就有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也有,同是七千年前的河北磁山也有,是给谷子脱壳的;杵臼也是八千年前就有了,最初的臼是在地上挖坎而成的,后来发展成石臼,主要是打粉用的;杵臼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的名字都叫杵臼,著名的齐景公就是其中一个,嫦娥奔月,玉兔在月亮上用的也是杵臼,杵臼后来发展成为碓,从用手操作变为用脚,效率高了不少。

石磨和碓后来都有用水作动力的,分别是水磨和水碓,用水车带动,甚至有一台水车带动几个碓的连机碓。

还有擂钵,是用来把植物块状根磨粉的,现在农村一些地方的生粉就是用它来磨木薯、晒干而成的。

问题来了,三古四古的古代都是用什么加工粮食的?实物在哪里?

隋代开皇十五年(595):白陶磨(1.5)、杵臼(2)、碾(3)、执铲女俑(4)、执箕女俑(6),1959年安阳市张盛墓出土

水碓,它是利用水力舂米的机械,由水轮、转轴、碓杆、板叶、拨板、石锥、石臼、水渠、房屋等组合而成。早在西汉的一些文献中已提及这种机械,魏末晋初(260~270年),杜预在总结利用水排原理加工粮食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连机水碓。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 此错开的拨板,拨板用来拨动碓杆。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还可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设置两个以上的叫做连机碓,最常用是设置四个碓。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水碓每天能加工几百公斤稻谷,前些年该村200余户村民家中加工谷物全部用水碓完成,加工成食品比机械加工的要可口好吃。但自从前年村里有了碾米机后,水碓便逐渐受到冷落,如今已经没人再用水碓舂米,只有部分村民还在用水碓磨辣椒、碎米粉。(2009年4月2日《赣东都市》)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对水的利用可谓尽矣,水碓,水磨,水力鼓风,水力纺纱,水力推碾子,当然少不了最基本的,农业灌溉,这一切,最初的起源,来自于一部水车。水车,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对水力的运用,显示了古人的智慧,水利机械的制作,是现代机械的先声。

农耕必须要解决的一大大问题是水利问题。

【121】关于古代的水文观测


原来“古埃及”唯一的一口“井”不是为了喝水挖的而是为了观测尼罗河的水位用的,真是想不到。要下到深井去观测水位,麻烦而且难保准确,不知“古埃及人”是怎么想的。


观测河流水位最准确直观的莫过于在现场,所以中国的河流水位观测设施都是在河边的,比如都江堰先秦时期开始的石人,唐代开始的重庆白鹤梁,宋代以后的水则碑。(水则,又叫水志,是中国古代的水尺,也就是古代观测水位的标记。“水则”中的“则”,意思是“准则”,通常每市尺为一则,又称为一划。刻有水则标尺的碑就是水则碑。)除了众多的水文观测工具,还有配套的水利防洪设施以及工具,这让水利观测变得更有意义。像古埃及的,只有观测(姑且当真)没有配套工程,观测有什么意义?


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起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尚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岛岛岛,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其意为:禹测量土地,划分疆界,命名山川,带领众人行走于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我国最早的水则出现在秦昭襄王时(公元前251)。当时,李冰修都江堰,用3个立于水中的石人观测水位,以水淹至石人身体某部位作为衡量水位高低和水量大小的标记。李冰要求“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意思是水位不能低于石人的足部,也不能高于石人的肩部。如果水位低了,岷江来水量不够用,会出现旱灾;水位也不能高于石人的肩部,否则会出现洪灾,需要从飞沙堰溢洪。只有当水位在石人的足与肩之间,引水量才正好满足农业灌溉与防洪安全的要求。

北宋时,江河湖泊已普遍设立水则,主要河道上已有记录每日水位的水历。明清时,为了报汛、防洪,江河上下游往往都设有水则。当时的水则有三种形式:

(1)无刻画形式

如前文提到的石人水则和南宋在今宁波设立的平字水则都是这种形式;又如绍兴三江闸是我国古代大型挡潮排水闸,三江闸的启闭依据水则。水则有两个,一个设在闸址,另一个设在绍兴城里,后者有校核水位的作用。水则分金、木、水、火、土五划:水至金字脚,全闸开启;水至木字脚,开16孔;至水字脚开8孔;至火字头,全闸关闭。闸门由三江巡检代管,“启闭惟看水则牌”。

(2)只有洪枯水位形式的水则

如《水经·伊水注》记载,三国魏黄初四年(223),伊阙石壁上的刻画及题词;还有自唐代就有的长江涪陵石鱼只刻记枯水位等。民间自刻的这类水则不少,大江河上往往存有前代遗迹。

(3)等距刻画的水则碑

这种水则碑最为常见。如宋代至明代太湖出口、吴江长桥刻有横道的石碑,用以量测水位,此碑还刻有非常洪水位。吴江长桥另一块刻有直道的石碑为记录每旬水位用,它上面也刻记非常洪水位,1964年被发现时仍立于长桥垂虹亭旧址北侧岸头踏步右端,在碑面刻有“七至十二月”这6个月份,每月又分3旬的细线,还有“正德五年水至此”“万历卅六年五月水至此”等题刻字迹。

宁波平字水则碑

水则碑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碑上。在当时,宁波城外各个楔闸视“平”字于水中出没情况而启闭:如果水浸没了“平”字,则应当泄水;如果“平”字出于水面,则应当蓄水。因水闸启闭适宜,当地百姓无旱涝之忧。在今天看来,水则碑利用平水的原理,达到体察灾情、民情,统一调度水务的目的,是今天的人们研究古代水利水文测量、城市排涝防洪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为一道天然的石梁,是世界上已知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梁体分为上、中、下三段,题刻位于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题刻约165段、文字3万余字,有作为水标的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有水文价值的题刻108段,是全世界唯一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

白鹤梁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763)前,终于1963年,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记载了我国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所设的当地水位的零点,为可满足轮船航行的最小水深的水位线。

另据观测,白鹤梁题刻中有一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比1865年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曾经以此为依据。白鹤梁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主流观点都说古埃及因为尼罗河泛滥而土地肥沃,可从土壤学的观点看,这是错的:

作者:@武悼天王冉永曾

当耕地被洪水浸泡过之后,其原有正常的结构、养分状况、微生物以及温度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
1.从上游携带着大量的泥砂,逐渐在耕地上沉积,这些泥砂覆盖在原有土壤的上层,但不具备土壤的基本功能,还只是一些颗粒物的堆砌。
2.原有土壤中大量的矿物质养分和有机质,随着洪水的冲刷流动而被带到下游,土壤的肥力严重下降。虽然洪水中可能会携带着一部分有机物质,在耕地上沉积下来,但是这些有机物质还没有被微生物分解,不具备被作物直接吸收的能力。

3.原有土壤中的微生物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在洪水环境下大批量死亡,没有继续“熟化”有机物质的能力。
4.土壤中的气体严重丧失,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气体几乎全被洪水填充,而且在洪水的冲击、上层覆盖物的压力下,土壤孔隙度也急剧变小,再加上洪水过后土壤环境的温度变低,根本不能满足作物根系正常生长的需要。
5.原有土壤中生存的一些小型动物,比如蚯蚓、蚂蚁等,也随着洪水淹没而大批量死亡,而这些小型动物具备一定的“疏通”土壤、加快有机质分解等重要作用,因此洪水过后,原有耕地变得“死气沉沉”。

假如洪水浸泡时间过长,土壤要充分发育所需的时间就会很长,当年肯定不能耕种了,起码得等个两三年之后,才能重新恢复成比较肥沃的新土。

尼罗河年年洪水泛滥,根本没有治理的时间,下游三角洲地带要么盐碱地,要么沼泽地,请古埃及人选一个吧。

“水位计:在古埃及,每到收割庄稼的季节尼罗河的活动对人们来说可能意味着生存还是死亡的区别。在阻止尼罗河洪水的阿斯旺水坝建成以前,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工具来测量尼罗河的河水,以此预测尼罗河的变化,也就是水位计。埃及人设计了三种水位计,而且三种水位计的样本都能够在埃及看到。早在5000年前水位计就被用于测量水”

---尼罗河泛滥能带来丰收,尼罗河干旱你有没有灌溉水利设施,知道水位有什么用?

俗语说,井水不犯河水。一般的水井,就算靠近河流,它也不会是跟河水直接连通的,看看里耶秦代古井就知道了。古人也没有那么笨,河水是地表水,不如地下水干净。很多好井人家都是旱涝水位不变,靠河井水不浑的。西方人肯定是很少挖井,没有经验。估计这是他们学会了连通器知识以后的事。

关于古埃及的农耕,西方“历史之父”如是说:“现在让我再说一下埃及人本身的情况如何。……

现在必须承认,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

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实,

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用犁犁地,不需要用锄掘地,也不需要做其他人所必需做的工作。

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

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

他们是用猪来打谷的,然后把粮食收入谷仓。”

([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中译本第115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第1版)

再看下现代新闻,同一条尼罗河,同样洪水泛滥淹没土地,古埃及称为文明的生命线,现代苏丹称为洪涝灾害...

土地肥沃只需播种然后静待收获。除了前面分析过的猪不可靠会吃掉种子之外,还有一个杂草问题,农耕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除草,杂草生命力强,稍微功夫不到,庄稼就被杂草遮盖了。所以谚语说“人勤地出宝,人懒地出草”。像希罗多德所说的那样,尼罗河两岸肯定是早草丛生,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农田。

看看这两幅图,看上去很美的的梯田是人们持续耕种的,管理很好的水田,第二图则是丢荒的耕地: 

现在农村很多丢荒的农田,绿草葱葱,但是一点都不美:

有耕作管理的农田是这样的

【122】厕所

种好庄稼离不开施肥,在古代,最好的肥料就是人畜粪便。西汉《汜胜之书》提出了“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指导原则,其中的”务粪泽“就是讲用粪便施肥,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粪便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汉代的厕所文化也是相当成熟发达。

汉代厕所已经分男女

建好厕所只是第一步,厕所、茅坑总会被粪便装满的,怎么办?古人的做法绝对是智慧---挑到田地里给庄家蔬菜做肥料。粪便在路上绝对是神憎鬼厌,但去到了田地里那就是得其所哉,最终被庄稼作物干净环保地处理掉。这就是农耕民族的智慧做法。看文章中欧罗巴人对粪便满街随便倒、粪便直冲河里的做法就知道,他们绝对不是有农耕经验的族群,古代中国也有大城市,但是城市里的粪便也会集中起来运出城外最终去到庄稼地里的。

用粪便种庄稼有些人可能会想“那会不会很脏”?告诉你绝对不会。相反,谁现在能吃到用农家肥种的而不是化肥种的农作物他一定会觉得是幸运,以前常吹的脚盆天价大米,最多也不过是用传统方法精耕出来的而已,传统做法一定施的是农家肥---人畜粪便。

农家肥有好多种。下面图中的是其中一种。以前乡下的大人就是这么做的,先除草-晒干-一层草一层泥堆起来-点火(不是明火),草完全燃烧和泥都变成灰之后,加上粪便与草泥灰充分搅拌,然后再堆起来拍结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发酵,所有的泥巴都会变成上好的肥料。

以前上海北京的粪车

捡粪便的人,主要捡的是猪粪牛粪,人的大便即使有也很快就被狗吃了,所以这不是有人随地大便的证据: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农民就知道并一直付之于实践的知识,现在是号称科技领先的的欧罗巴人的科研成果,如果环地中海所谓的古文明哪怕只有一个知道了粪便有利于庄稼的知识,都不至于这样

顺便看看这罗马时期的厕所,堪比现在的咖啡店那么”热闹“

中世纪很少书籍,国王都没几本书,但是,古希腊却有公共图书馆;中世纪的欧洲如厕文化不怎么样,但是,古罗马却有豪华公厕,还发展出了“厕所社交”。这算不算是造假上的缺什么补什么?像古罗马,你厕所再豪华也是厕所,比得上在广场、树头下交流舒服?还有,跟熟人朋友经常一起上厕所拉便便的几率有多大?

如果罗马时期厕所文化那么发达,为何十七世纪的法国宫殿还是没有厕所?

即使有,也是当街排放,完全看不出想利用的样子,由此可知欧洲的农业有多么不成熟:

事实上从中世纪一直到工业革命的后半期,西方厕所的卫生水平一直远远落后于东方。在那个年代,欧洲各个城市都没有下水道,居民们在路边大小便,而积存的大小便晚上也被从窗子倒到外面的街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世纪需要文艺复兴的又何止思想艺术领域。

在这样恶劣的卫生环境下,欧洲随之成为鼠疫此类传染病的高发地带,中世纪爆发的黑死病差点毁灭了半个欧洲。痛定思痛之后,法国在14世纪曾两次颁布了不许往窗外扔污物的诏书。但民众显然不打算认真遵守这些命令,事实上,在没有下水道的情况下,这些命令也无法遵守。因此,法国官方之后只得妥协,又颁布了一项新的法令,“如果愿意大叫三声‘注意尿’,则可以倾倒。”对此,苏格兰爱丁堡居民较文明些的方式是,人们将污水泼向行人头顶之前,先吊上嗓门喊一声:“Gardyloo”。实际上这源自一句法语,意思是“小心水来了”。英格兰人更绝,扔东西时会友善的说上一句“上帝保佑您”。

“现场办公”是欧洲近代如厕的一大风尚。18世纪时,英国有一类在大街小巷闲逛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标志是一手提着木桶,另一手举着件斗篷,三急之辈讨价还价后,便匆忙钻进围起来的“密室”中畅快淋漓。在法国,公开方便甚至成为皇家庆典的一部分。比如,“太阳王”路易十四,其马桶亦是国王上朝的宝座,他喜欢一边解放着自己,一边同围观的大臣商讨朝政。当年英国大使波特兰勋爵回忆说,在国王的“私人时间”里被召见,意味着无上的荣耀。荣耀也属于法国王后,路易十四正是伏在此至高无上宝座的那一刻,宣布了与未来王后的订婚喜讯。

弗朗索瓦·布歇(1703-1770)绘画

【123】仓库

农耕文明有个粮食储藏保管的问题,既要防潮又要防鼠防虫蚁,古人为了保存粮食想出了很多办法,从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知古人的智慧,也可知古代人们的粮食产量不低:

西汉干栏式仓库实物模型,2012年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悬山顶,屋顶使用的瓦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川传统民居的瓦基本一样。干栏式建筑,立起来的木柱之上铺木板建造房屋,可以起到防潮湿和蛇虫鼠蚁的作用。

汉代画像中的仓库形象,陶仓模型

古代贮存物资,有藏有库:

仓,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粮仓。仓储。仓房。

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说文》

库,会意字。从广( 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从车。兵车藏在房屋一类的建筑内,表示是储藏武器战车的地方。本义:军械库,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后泛指贮物的屋舍。

库,兵车藏也。——《说文》

在库言库。——《礼记·曲礼》

七月官库。——《淮南子·时则》。注:“兵府也。”

对比东西方的斗牛也可以看出谁的农耕传统深厚。

中国现在只有西南地区还有斗牛,方式是牛与牛斗,过程中很注意保护斗牛的生命安全,一般分出胜负之后就会马上拉开双方;欧洲斗牛是在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西班牙,方式是人与牛斗,所谓的“斗牛士”把牛戏弄一番后,用剑把牛杀死,甚至可以骑马用枪杀牛。中国的斗牛客观上可以选出最强壮的公牛,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中原地区应该是用比较文雅的相牛的方式);而西班牙的斗牛基本上是狩猎遗风,充满血腥,至于人牛双方公平与否,大家自有判断。

还有这些所谓的“庆祝仪式”表明,欧罗巴人是没有什么农耕传统的,如果真是农耕文明,自然就知道“粒粒皆辛苦”,绝对不会如此暴殄天物,中国传统认为,这样做是会折福的。当然,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学着“庆祝”了,这是很不好的:

意大利橘子大战

每年会举行一次的水果战,马车上的人代表的是中世纪的邪恶君主,大家努力用水果打,以庆祝那段黑暗历史的远去。

面粉大战

西红柿大战

春秋时期牺尊表明最晚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穿鼻牛了,可以确认已经开始应用牛耕了:

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芮国墓地,不肯定说是西周只含糊地说两周,因为我们现在认定的是春秋时期有牛耕,但是梁带村的金器很明显已经有了穿鼻牛。看看这金器的造型,没有高深的几何数学可做不出来:

农耕社会的文化特征:
  一是勤劳,而是敬老。
  世界上没有比华人更勤劳的族群了,华人无论去到哪里都是人群中最勤劳的。农耕过程中的环节很多,整土,播种,除草,松土,积肥施肥,除虫,···要庄稼长得好不勤劳是不行的。有句俗话就是“人勤地出宝,人懒地出草”,乡下的田地,只要丢荒两年,长出来的杂草可以藏住老虎。跟勤有关的的词我只找到一个是贬义的“勤兵黩武”(但平时很少见,常用的是“穷兵黩武”),其余的都是褒义的。无论自己做到做不到,都知道勤劳是对的,懒惰是错的,这是农耕文明深入骨髓的印记。
  当然,古人也强调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古代敬老的传统十分久远,并且一开始之后就没有断续过,一直延续至今。
《礼记·王制》说:“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礼记·祭义》说:“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年纪老的),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下久矣。……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

春秋时期的管仲在治国实践中则提出国君出巡要行“九惠之教”,即行九项惠政,其中明确的养老措施就有二项,即“老老”和“问病”。所谓“老老”,就是“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撑。劝子弟精膳食,间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

自周室以降,养老制度后世相沿不辍。汉代强调以孝治天下,实行并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养老、敬老优抚政策,并使之法律化,这些政策和制度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代的养老制度沿袭和继承了周人的“齿杖制”,“七十而赐杖”,并加以制度化。《后汉书·礼仪志》云:“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传说鸠为不噎之鸟,刻鸠鸟于杖头,或置鸠鸟于手杖上端,就是希望老人食时防噎。


出土文物证实了当年这些记载是真实的,现在发现了战国两汉的鸠杖首,发现了汉代的“王杖诏书”。


为何要敬老?从农耕的角度说,老人经验多,见多识广,十分有利于生产;当然,也由于农耕生产物质充裕足以养老(汉代画像砖的仓库前面往往有一个拿着鸠杖的老人,意思就是说粮食丰富,老人无忧),不像游牧者崇尚力量年轻。

“古埃及”号称农业发达,它有勤劳、敬老这些方面的传统、文物吗?环地中海的三古四古有这样的文化认知和做法吗?

【124】驯养

中华先民驯养了马牛羊猪狗,驯养了鸡鸭鹅,还驯养培育了四大家鱼。

对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一个单元的鱼骨进行的研究表明,贾湖人捕捞的鱼有集中捕杀的迹象,如果得到验证,这里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鱼类人工养殖地之一。

汉代画像石中,有不少画面表现了当年养鱼的情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直到今天羊人还分不清四大家鱼,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四大家鱼居然泛滥“成灾”(据说他们不会吃淡水鱼),而他们也只是泛泛的说是“亚洲鲤鱼”。可见,欧洲是没有人工养鱼的传统的。

看看西方眼中各种动物的驯化时间和地域,中国只有鸡,其他都是中亚地区的,我们的六畜,基本是“外来的”了:

事实上是怎样呢?

中国古代养猪,九千多年前就开始了,河南贾湖遗址有家猪的头骨出土,浙江跨湖桥有八千多年前的猪颌骨标本的齿列明显扭曲,显示出因为下颌的缩短而造成牙齿排列凌乱的证据,证明猪的驯养已经开始,河姆渡有陶猪,有猪的绘画,新石器时代有众多的猪形陶器,安徽凌家滩文化辽宁红山文化有众多的猪形玉器,商周时期有众多的猪形青铜器,汉代除了猪形玉器之外,还有很多陶猪圈出土,猪圈跟厕所建在一块,说明那时养猪业普遍,而且十分环保。除了陶猪圈,还有很多杀猪的陶俑。

母猪要生猪仔,生了猪崽后母猪肉变不好吃了,公猪如果不阉割,肉是很难吃的,所以养猪吃肉必须要有阉猪,至今农村还有阉猪的,杀猪要有热水去毛,中国用火技术历史悠久;猪在古人心目中地位很高,甚至是主管生育的神灵;猪是中国人的十二生肖之一···

所有这些,说明古人对猪的重视,对猪很熟识,猪的地位的很高。

中亚地区能跟中国比吗?中国跟近东,谁更像是最早驯养猪的地方?

贾湖文化也已经有家猪了,9000年前

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已经驯养家猪

对比下这些史前野猪下颚骨化石(徐州博物馆藏)和贾湖遗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九千年前的家猪下颚骨,可以发现野猪下颚骨发达,牙齿排列整齐,而嘉湖遗址跨湖桥遗址的家猪下颚骨由于食物变精细的缘故导致下颚骨变小,但牙齿数量没有变因此导致了牙齿之间的挤压以致变形,这是家猪与野猪的显着区别。

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猪文物绵延有序,说明中华先民是很喜欢猪的,但是,绝对不会用猪来帮忙耕种。

古代养殖技术发达而全面,11000年前,磁山文化有鸡的养殖;9000年前贾湖文化有家猪养殖、有狗的骸骨出土,还有鱼的养殖;先秦时代,人们对猫已经很熟识,汉代的时候,猫出现在漆器当中,至今新疆蒙古还有野马野驴,可见古时候人们很容易找到驯养马和驴子的资源。动物园发情期的猛兽极易伤人,家养牲畜也会出现攻击性,因此,很多牲畜要阉割。阉割后的家畜,失去了生殖机能,性情变得温顺,便于管理、使役、肥育和提高肉的质量,还可以防止劣种家畜自由交配,对改良家畜品种起了积极作用。家畜经过阉割,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与养殖相配套的动物阉割技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普及度高。这是古代养殖业发达的旁证。

驯养动物是个一理通百理用的事情,只要一种动物驯养成功,那么,再驯养其它动物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关键是周边有哪些野生动物资源,还有就是有没有充足的资源喂养,再有就是驯养的性价比问题。

中国是农耕文明,定居文明,有充足的食物喂养所驯化动物,中国有竹子有高超的竹编技术可以制作各式各样的笼子圈养、搬运鸡鹅鸭兔子还有猪,相反,游牧民族常逐水草而居,居住地内少见竹子,驯养鸡鹅鸭是不合算,猪也一样。

中国境内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至今还有野马野驴野骆驼,在古代驯养它们不是很自然的吗?事实上,直到今天,饲养禽畜的种类最多的还是中国。

大地湾文化三期马骨,距今5900—5600年

唐代舞马,是中华民族驯养动物的高水平例证

有观点说家马是在乌克兰大草原驯化的,游牧民族何来时间与资源驯化动物?他们都有哪些相关文物?

到了西周的时候,在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已经高度细化,《周礼》中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内容可知当时的社会情况:

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周礼》的成书年代虽然还在争论,但《周礼》中的官职划分是有现实根据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古代有哪些职业划分,知道先秦时期的社会分工的很多情况。

地中海沿岸有那么多莎草纸泥板文献,可否找一部同样的出来?

理论来自实践,来自生活,中国先秦哲学成就很高,是因为在先秦时代已经有丰富的社会生产经验,哲学只不过是对社会生活经验的提炼升华,看看《周礼》中的社会分工就可知道先秦时期分工有多细,社会有多繁荣了。这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地中海沿岸可曾有这样的分工,有这样的基础?它的“古希腊哲学”是建立在怎样的社会基础之上的?

【125】水井

水井是定居生活的标志之一。有了水井,人们就可以拥有稳定干净的水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水井在中华文化中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美不美,故乡水,这水就是井水;离乡别井,背井离乡,是令人悲伤的事,井,成为家乡的标志。

最新考古结果显示,中国的水井8000年前就有了,河姆渡文化时期水井,距今将近7000年;上海松泽马家浜文化水井,6000年前;凌家滩文化水井,5300年前;江苏泗洪新石器时代水井,5000年前;龙山文化水井,4000年前,商代的水井,3000多年前;

考古中历朝历代的水井遗址无法计数。在汉代的墓葬中很多都陪葬有陶井模型,庖厨图画像石往往画有水井取水图,可见在事死如生的汉代,人们认为水井是必不可少的。在取水的过程中,人们还发明了桔槔、辘轳、滑轮等充分体现古人物理智慧的工具。资料压水井始于宋代,但考古发现表明,汉代很可能就已经有压水井了。很多汉代陶井都有井亭,这样水井就能避免受到风沙、雨水等外来污染,水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和提升,这个做法,7000年前的河姆渡就已经有了,可见古人的环保卫生意识是多么超前。

汉代的疑似压水井遗址已经发现了三处,但是,考古人员只是说“很奇怪”,不敢下结论:

挖井除了取水,还可以采矿。古人三千多年前就开始挖矿井了,铜矿铁矿,盐矿,煤矿油矿甚至天然气矿井都有。

1989年,江西铜岭商周铜矿采矿遗址在揭露18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出竖井103口,平巷19条。揭露冶炼区3处,其炼渣散布面积约170000平方米,估计炼渣总量约10万吨。出土的提升工具木滑车分别有商、西周、春秋各代之物,表明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已将木制机械用于矿山开采。这批提升工具也是世界上发现的古机械物最多、最早的一批。

1979年四月,湖南麻阳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矿遗址,有古矿井十四处,矿井不规则,宽窄不一,呈弯曲的鼠穴式。垂直深度约八十米。

四川盐井的掘凿是战国时期李冰首创的。他成功地组织人民“穿广都盐井”、“盐溉”。这些盐井、盐溉属于大口浅井的雏形。东汉是中国大口浅井型盐井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但能开采自然盐泉、盐岩所标示的地下盐卤,而且能开采没有自然盐泉标示的地下盐卤。东汉以后盐井逐渐向深度发展,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已经凿到三十丈深,唐时陵井深八十丈。

卓筒井,是用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约于明代发展成使用冲击式顿钻法以及泥浆提升、固井防塌、钻具打捞等技法的成套深井开凿技术,至清代井深可达千米,是为现代油气深井开凿之先河,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卓筒井钻井之法:"择有咸源处,以铁锥凿井如碗大,用大竹四五竿接之使长,以竹枝系铁锥入,竹中凿之,其井底有铁器四爪,到六七十天,或百余丈得咸水乃止。"

卓筒井,主要靠三个技术,圆刃锉,表层套管,扇泥筒。扇泥筒安装有单向阀门,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阀门。卓筒井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是世界钻井史上的里程碑。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汉代不仅有盐井,而且有火井(就是天然气井),井深达六十多丈,用火井煮盐。这比英国1668年使用天然气大约早十三个世纪以上。

中国在西汉时已经正式用煤炼铁,河南等地的煤田已经开始开采。宋代,煤矿开采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明代《天工开物》讲的用竹筒排毒气的办法已经是很科学的了。

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在四川峨嵋山下的嘉州(今乐山),凿成了第一口石油竖井,深度至少达几百米,开创了我国钻井取油的新时代。美国到1859年才钻成一口深二十一米多些的油井。

【126】马车

现在有不少观点认为,马车是由西方传来的。到底真相如何呢?

车最重要的部件是车轮,轮子的发明至少可追溯到在九千年前的贾湖文化;车的发明者古籍记载是黄帝(黄帝复姓轩辕氏,恰好都有车字旁),还有伏羲氏、少昊、尧、奚仲、吉光、相土、王亥等,这一方面反映了车是我国的独立发明,古人对此是确信不疑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车的不断改进的变化过程。

考古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的车辙,夏代的车辙疑似车字刻文,商代车马坑和车辙以及众多精美青铜车马器,甲骨文中的车字与商代马车极为神似。夏代车辙一米多,商代车辙两米多,这反映古人造车技术发展的过程。

关于马车的部位配件,汉语有一套完整的专用称呼,没有一个是外来词;车字旁的汉字超过六百个,反映了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密切关系。

这些,地中海沿岸的所谓马车发明地都有哪些?

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的疑似车辙痕迹。

车辙所在的地层为仰韶中晚期(大河村三期,约5300年前)的一条大道,两边是仰韶中晚期的宫殿建筑。

车辙两两成组,应该是双轮车(也可能是无法转向的四轮车),目前图片上可识别3组,可能是多条车道。

河南平粮台龙山文化遗址4200年前的车辙痕迹

这样的用古代专有名词标注马车各部位的示意图,地中海沿岸的古埃及巴比伦赫梯古希腊罗马都是做不出来的:

二里头夏代陶器上的车字刻文,可能是最早的车字:

弗里尔美术馆藏商晚期兽面纹觚,觚的两字铭文,右侧是“車”字,左侧的字是两只脚跨在水两侧,就是“涉”字。这个“車”字的写法可知是四马拉车,考古发现整个商代的车马坑绝大多数都是两马拉车,而殷墟小屯的商王车马坑有四马。可知这件铜觚是商王器。

2015年,考古人员在河南周口淮阳县平粮台遗址发现国内年代最早车辙痕迹,车辙宽0.1-0.15米,深0-0.12米,最明显的一条长3.3米。其中一组平行车辙间距0.8米,初步判断为“双轮车”车辙印迹。经碳十四测年,其绝对年代不晚于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二里头二期车辙相比,将我国“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400年。

龙山文化时期道路与车辙

中国古代的马车,除了有众多的车马坑遗址,有最精美的两辆秦青铜马车整车出土,还有众多的青铜马车构件、饰件出土流传于世(马车配件还有战斗专用系列,比如曾侯乙车軎),有专门调动马车的令符(马车是古代重要武器装备)---出土于南越王墓的错金铜虎节,还有马车通行证--鄂君启节,与马车一起出土的有指挥作战的铜铙,战鼓鼓座,秦始皇马车上还有青铜弩,青铜箭,青铜盾牌,当然,还有马车作战最好用的兵器青铜戈,有战车部队,有专门的将领,比如车骑将军,轻车将军,汉武帝开始设置专门的管理马车官员“奉车都尉”,一直延续到宋代,战国青铜器上,还有马车作战马车狩猎的画面。

  请问,在其他地方有吗?  

古代马车是重要的军民两用的器具,所以,除了有专门调动马车的虎节,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战国齐国铜鼻钮“大车之鉩”鉨,反映了这一个情况:

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制造或管理大车的机构中的官鉨。

“古埃及”一次战斗据说有数千辆马车,它的管理机构叫什么?

驸马都尉,西汉武帝始置,皇帝出行时掌副车,秩比二千石。为侍从近臣,常用作加官。东汉员五人,名义上隶属光禄勋。魏晋沿置,与奉车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贵族、亲近之臣的加官,或亦加于尚公主者(后世驸马由来)。

车马的禁忌---“军中不得驱驰”

车马在古代战争中作用巨大,备受尊崇,可是,它们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军中不得驱驰”,因为车马的威力实在是太大,需要预防不测,如果万一被奸人利用车马在军中作乱,杀伤力也会很大,甚至威胁主帅安危。

十八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用鼓声作为进攻的信号

亚历山大的时候,没有发现

马车由于其制作的成本技术要求很高,很早就成为等级地位的标志,也是当时高新技术的集中所在。

殷墟商代遗址上出土的青铜马车器一般镶嵌绿松石,兽首为龙为虎,级别规格很高;古籍记载,(周)天子驾六,洛阳的东周车马坑证明史籍无误;战国中山王厝马车的后栏放置4件铜铙,西汉废帝海昏侯的马车上分别配有实用青铜錞于、青铜铙和建鼓,可见马车还是战斗时的指挥中心;战国秦汉时期的车马配件,很多饰以错金银器,这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也是最华贵的配置两千多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迄今最早最美的青铜合页,就是用来安装马车车厢的后门用的;秦陵铜车马上面有不少金银扁管制成的络带,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环环相连,2000余年前的作品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表链毫不逊色。

马车上的承弓(弩)器

中国以外,有那个地方有这么多的轮技术应用?号称是马车发源地的两河流域,轮技术应用有这么多这么广泛这么深入吗?

周秦汉时期的这些齿轮也是轮子的应用,更表明了古人机械制作所到达的高度与精度

总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四轮马车。看看这些先秦的四轮青铜器,再看看汉代画像石上的四轮马车,明代绘画中的四轮马车

这个资料很有意思:受到中国革命的感召,来到延安追随八路军的美国人士阳早,曾专门设计制造了四轮马车并推广,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想来是因为当地山多路窄通四轮马车转弯半径大过性不强的缘故。由此可知中国古人选择两轮马而不是四轮的马车,完全是现实的考虑而非技术的问题。

马车既是作战重要武器,也是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马车出行就是贵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还有英国王室马车仪仗可作参考),战国到汉代的文物中留下了众多马车出行的画面,让人们可以了解当年贵族生活的一些细节。三古四古的贵族为何不喜欢马车出行呢?

上图是秦始皇陵壁画,是唯一的驷马出行图,下图是河北安平东汉壁画墓《车马出行图》,车马人众虽多,却只有一匹马拉的车,可以想见秦始皇出行时队伍有多大:

甘肃雷台出土 东汉青铜车马出行图

地中海沿岸的古代马车基本只有战斗模式或者狩猎模式,并且往往只有君主一人在摆姿势

顺便看看汉唐时期的牛车,相比马车,牛车比较慢,但胜在安稳:

据说是苏美尔早期王朝的铜牛车,前2500年

跟古埃及古希腊的马车一样的构造

印度国家博物馆藏公元前2000年哈拉帕文明青铜人驾牛车像

中国以外的车马坑,年代很早,起码相当于商朝甚至夏朝,可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没有前序后续,像罗塞塔碑汉谟拉比法典一样。中国则不一样,绵延不绝传承有序,从商代开始之后,两周秦汉都有,时间跨越1500多年。还有就是,地中海沿岸三古四古,没有发现车马坑。

中外马车对比

中国古代马车:

(1)有关于马车制造的传说,

(2)有顶级的青铜马车整车出土

(3)有众多的商周秦汉时期马车残骸遗址

(4)有众多马车零部件、高档车马器出土

(5)有一套马车部件专用古名词

(6)有很多车马出行图,马车作战图,马车狩猎图

(7)有轮式玩具、用具

(8)有马车的象形字,有很多以车字作偏旁的文字,有用马车部件名称为名字的,如黄帝姓轩辕氏,青铜鼎有“小臣軎”铭文,噩侯旅罍噩侯旅卣

(9)马车驾驶成为先秦贵族必修课,御术成为“六艺”之一

(10)与马车相关的成语故事,如“南辕北辙”,“前车之鉴”,“重蹈覆辙”;还有一些源自古代马车的日常用语,如“节约”,“管辖”,

(11)有关于马车的政治、法律规定,如秦始皇的车同轨,汉代商人不得坐马车,能坐车的也有等级规定,《后汉书·舆服志》:“天子驾六,诸侯乘四,王公驾三 ,大夫坐二,庶人(小官员)坐一”。

(12)有专用的马车作战兵器:青铜戈

(13)先秦典籍中有关不少于马车制造的记载,有以马车配件制造为例子展开论述道理,比如庄子,荀子,老子,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以制作车轮为例讲道理。

(14)还有以马车为平台的杂技

(15)有众多时代的高科技 

(16)车字旁的字一共156个,哪种文字有这么多?

(17)商代就有关于马车买卖的记录

中国夏代有了马车,最迟在秦朝就有了独轮车了。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认为欧洲的独轮车是中国引进的,有人认为时间是在明末清初。为什么地中海沿岸古代那么多四轮马车两轮马车,就是发明不了独轮车呢?

欧洲出土部分马车

经西方考古认可的一组轮式文物,感觉风格以抽象派为主,古希腊那个黄金吊坠,有了翅膀的神还是要坐马车,由此可知西方对车对轮的执念有多深:


卡迭石之战,仅“古埃及“一方就有三千五百两马车参战,赫梯与之势均力敌,估计也差不多。中国古代记载没有这么大规模马车作战的战役,但是,我们有很多很大型的车马坑出土,像下面这个车马坑,是郑国的,郑国在诸侯国之中国力中等,但它的国君已经有如此规模的车马坑,那么,比郑国“厉害很多”的“古埃及”“赫梯”帝国,又有哪些车马坑呢?

郑国三号车马坑,是继......

看着战车车轮密密匝匝的辐条数量,这才是真实的能用于作战的战车。“古埃及”就出土一台金灿灿的小车,那么寥寥几根辐条如何支撑剧震,没等接战轮子就得先掉下来。真伪高下立现。

“秦(始皇)陵铜车马上面有不少这种金银扁管制成的络带,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环环相连,2000余年前的作品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表链毫不逊色。”

不知有多少高科技的东西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事实上,古希腊埃及的古代马车对乘客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马车车厢没有封闭,后面是空的:

中国的马车,车厢是封闭的,这对乘客是一种保护,为了方便,还发明了开关门的合页:

商代马车

休息一下,精彩待续~


古文物作证(一),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
古文物作证(二),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
古文物作证(三),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
古文物作证(四),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
古文物作证(五),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六)
古文物作证(七),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用火
古文物作证(八),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文字作证】

古文物作证(九),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国家政权】

古文物作证(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度【量衡、陶器等】



外交部发布讨贼檄文,揭露美国实施人类种族灭绝


从文化上和精神上控制一个国家的方式(美国总统备忘录)




非常时期,你需要了解更多真相

扫码加小编进群了解更多真相,保护好家人孩子。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以下公众号,知道更多真相

封号太频繁,我们创办了网页

也可以复制网址登录网站查:www.lingmiaomiao.cn


接触皮肤就能解毒,天佑中华!苗毒克星来啦!
苗毒克星来了!推荐降解人体内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重要提醒!看好自己家的孩子们!

家长们,请看好孩子!安全比成绩重要一万倍!

亚洲最大器官移植医院在天津投入使用,网友:穷人瑟瑟发抖

器官移植大国,我们骄傲吗?

2022年失踪学生数及家长注意事项

富人们的末日地堡早已经准备好

面对身边的各种毒怎么办?天佑中华!这款产品接触皮肤就能解毒!

喝血的商业:致癌物99%人类体内都有·杜邦/特氟龙


人工智能通过监测社交媒体随时调整“杀伤率”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新型毒品”来袭,家长千万注意!

新冠后遗症 血栓

内部人士爆料:私立高中的老板们是如何绞杀公立高中的!

带你见识真正的地狱:世界人口黑市

目标中国,这不是阴谋是阳谋!

中国商人被欧美人黑钱黑老婆黑子女

辉瑞CEO遭记者围堵,要求他向全世界道歉

新时代殖民 I 倭寇的“换国计划”

土耳其國家電視台曝光和證實精英們正在使用腎红素

割小孩包皮后的深沉危机

糖!最甜蜜的杀手!成瘾性极强,和酒精一样毒!世纪骗局:糖!

反强制令游行:我们不是一个医生,是17000名医生!

世卫组织的另一种声音

陈先义:关于除夕夜燃放鞭炮、增加节庆气氛的建议

针针扎遍全身在地上爬!这是什么操作?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惊悚

医疗公司不对疫苗造成的伤害与死亡负责,你自打自负全责

揭露世纪谎言“地球论”!地平的真相无惧调查!

共济会成立300周年,你还不知道吗?


全球医生和医疗从业者对 Covid -19的警告

它的名字叫做“氧化石墨烯”,可以制造成纳米级,还可以激活!

西方国家强推疫苗通行证!背后有怎样的阴谋?

外国人重磅揭露:西方深层政府、新世界秩序!

你所不了解的奇异世界!大跌眼镜!

揭露系列4:这个世界你不知道的真相(11-16集)

拥有世界的垄断者!--强烈推荐

揭露:比尔盖茨、人体DNA存储、比特币、全球巨富们、深层政府

真实的比尔盖茨,欺骗了全世界,背后的真相会颠覆你对他的认知

【护苗计划】停更一个月特别说明

小明教授讲科技新闻【让人震惊的科技】



这个动画片太敢播了!—你知道的阴谋论,竟然都是真的!!

大揭露:西方主流霉体的假新闻!

土耳其电视台揭秘肾上腺素红

大揭露:西方深层政府制造无处不在的有毒添加剂+反人类的念童癖

荷蘭資深銀行家揭露光明會的金融體系

大揭露:彻底揭开伪慈善家的真面目!

大揭露:比尔盖茨与邪恶的基因技术、基因合成食物、HEK293

国外曝光核酸检测拭子的真相

人体芯片、纳米芯片、石墨烯机器人、“人体蓝牙发射塔”

大卫艾克揭露Y谋集团通过转j因、疫m食物药品等一系列控制手段

你为什么会被洗脑,如何摆脱被洗脑?

地球不是球,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过!

蜥蜴人和共濟會的絕密資料


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感恩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五维空间之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